中国营销网动态

专业提供新闻公关、品牌传播、互动营销等概念有机整合网络整体解决方案的网络公关营销传播机构。

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新闻软文发布平台,一万多家网络新闻媒体平台,为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广告,软文代写,软文发稿,软文策划等服务

您的位置: 中国营销网 > 软文学院 > 网络营销 >

思杰:随时随地做买卖

2025-08-13
作为思杰系统公司(下文简称:思杰,Citrix Systems, Inc.)大中华区总经理,孙志伟的使命是让中国的顾客能像知道谷歌是提供搜索服务一样,知道思杰的能力。

  不过,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软件起家的思杰,现在提供的是“应用出货的整体解决方法”,更直观地说,这家公司致力于,让分布在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接入总部服务器”的职员和用户,能像身在总部一样,自如便捷地访问总部的数据和程序。

  这听起来非常抽象,假如不是一名专业的软件工程师,即使花上几个小时,可能也非常难了解这家公司到底能助你干什么。孙志伟索性直接动手示范。

  假如顾客,互联网接入的速度实在太慢,那样他就直接把电脑拿过来,现场演示。经他调试之后,即使CEO们依旧不了解思杰卖的是什么,“大部分人都会感觉:这是个好东西”,孙志伟颇有的得意地说,“大家的商品服务总是涉及到一个公司大的IT系统,因此不只要让CTO(首席技术官)或CIO(首席信息官)们喜欢,更要紧的是要说服CEO和CFO们。”

  这类时候,在旁观者的眼里,孙志伟的举动颇有的变戏法的味道。

  不过孙志伟过去看过的是更大的“戏法”,那变戏法的人是他的大老板——思杰的CEO邓普顿(Mark B. Templeton)。

  随时随地

  “那次我见到Mark,他拿一个U盘插到一台电脑上;而后他在那台电脑上模拟了他一个人的个人电脑桌面。他说这是大家的将来。”孙志伟为之十分地欢欣激励,在他看来,目前愈加多的人需要移动办公,每次出差或者休假都要携带手提电脑,显然是个累赘。“假如邓普顿展示的那个U盘可以上市,可以想见思杰会坐拥多大的市场。”

  “随时随地”的无穷妙处,正是邓普顿2025年以来每次同意采访,都会描述的蓝图。“无论用户在什么地方、用什么设施,都能通过各种互联网连接方法,高效访问总部的程序和数据。”在邓普顿看来,全球化、灵活办公、分支机构扩张、移动性和电商无疑是非常重要也是不会逆转的商业发展势头,而这类则意味着对“随时随地”做买卖能力的召唤。

  要达成“随时随地”的理想状况,就意味着你的职员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办公,同时还意味着,即使是在中国西部偏远的一个县城里,公司有了新业务,那里的新职员也能访问总部的进销存或者SCM(Supply chain管理软件)系统和各类业务数据。

  问题是,任何一家追求上述能力的公司,总是在一段时间后,会沮丧地发现:企业的一些分支机构拒绝用进销存,由于访问速度慢得让人没办法入手;一些企业的要紧数据被角逐对手获知,而即使这样,增加带宽、升级软硬件系统所带来的IT采购成本却还在不断增加。

  在孙志伟看来,飞速扩张分支机构,是大部分公司现在的最重要任务。那样,“假如,你可以像电视换频道一样,在一台电脑或者其它什么设施上,不断地切换应用程序,比如这会是通过进销存来看财务数据,再一会要通过SCM来看库存;而在你下班或者离开时,一关电脑,你刚刚所看的所有就都不在了,那是否非常美妙,你无需担忧企业的机密外泄。”

  事实上,他所描绘的高效、安全与低本钱地达成“随时随地”接入的蓝图,正是他的老板邓普顿跟他描述的,也是思杰面向将来角逐的策略。

  Microsoft护航

  事实上,邓普顿的这个策略的形成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情。在此之前,这家成立于1989年的软件公司,虽然一度因高速增长而出现美国海量成长排名推荐上,但也数度由于商品过于单一而陷入危机。

  这类危机也绕不开“Microsoft”对思杰态度的阴晴不定。

  思杰的诞生,应该可以说是缘自IBM企业的“不有兴趣”。
1989年,当时IBM公司负责OS/2(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的工程师Edward E. Iacobucci,期望开发出来的新一代操作可以支持多用户操作,而IBM对此毫无兴趣。随后,Iacobucci离开IBM,创建了思杰。

  Iacobucci和他的伙伴绕开了IBM,通过Microsoft获得了OS/2的许可证,并开始将他们的设想付诸实践,他们的目的是能开发出大家更容易用的基于文本应用的OS/2。然而,他们的第一款商品Citrix MUTIUSER并不成功。这直接致使公司在创建的前三年基本没钱赚。就在公司只剩下足够保持大约30天运营的资金时,Iacobucci和当时公司外聘的CEO Roger Roberts说服Microsoft公司投资100万USD,并在第二年获得Microsoft授权用NT系列商品的源码。在这个基础上,思杰开发出了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技术,较之以往基于单机的计算技术,思杰的新技术让很多人看到“瘦推广客户端”(Thin Client)这一想法得以达成的可能性。

  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SUN微系统公司给出的一种“异想”——开发出一种“互联网计算机”(Net Computer),只须可以接入互联网,一台只拥有显示器的电脑,可以通过远程访问来像传统计算机一样运作,类似的接入终端让人们称为瘦推广客户端。如此的想法冲击了无数的工程师,互联网计算机的达成意味着硬件资源的很多节省。

  思杰的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技术,不只为它带来达成盈利的商品,同时使得思杰成为Microsoft极其要紧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伴随Microsoft的Window系列商品的独步天下,思杰亦坐上了健康快车,并在1995年在纳斯达克IPO,鉴于Microsoft的“护驾”和可预见的技术应用前景,思杰的股票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可能鉴于自己和IBM的力量对比转换,1997年Microsoft开始担忧身边的这家小ISV。虽然Microsoft亦是思杰的股东,但它并不拥有思杰的核心ICA技术专利。于是,Microsoft对外宣布将停止对思杰的授权,并开始自己着手开发类似的商品。

  当时思杰在服务器应用接入这个逆基市场里,几乎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或者说是垄断者,问题是,思杰的商品十分单一,当时它几乎所有些收入都源自目前以Presentation为名的系列商品;同时,它的商品是在Microsoft对其开放部分商品的源码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的,因此它需要看Microsoft脸色行事。在Microsoft宣布自立门户后,思杰的股票应声下跌。

  所幸的是Microsoft并没太多耐心,在内部的两个团队,没办法在短期内开发出媲美思杰的商品时,这位老东家又找上思杰,谈判过后,双方签订了一份长达5年的合作协议。这让思杰的股价开始攀升,并在2000年达到121USD的最高值。

  随后的两年对于思杰来讲,则颇具戏剧性,创业元老Edward E. Iacobucci被迫离开,企业的CEO邓普顿一度下岗,而后再度掌权。内部管理的动荡,同时Microsoft还未明确的是不是继续合作的态度,让这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在2025年初次出现12.2%的负增长,从2025年的5.9亿USD降低到2025年的5.2亿USD,股价跌到5USD的历史低谷。

  攻城略地

  “在那一段时间里,公司内部在讨论下面大家该往哪儿去,该用什么方法走到目的地,该使用哪一种领导方法。”回想2025年前后的公司变化,邓普顿说道。

  在动荡之后,邓普顿重新掌权的思杰开始了扩张,或者说是为知道决商品单一化问题。

  “大家在全球开会时,邓普顿基本上不问财务数据,他问大家的是将来3-5年内,不同地区内或许会发生的变化。”孙志伟感觉这是思杰和他呆过的其它公司非常不同的地方,年初,邓普顿来北京,在从机场回办公室的路上,孙志伟本想谈谈大中华区的营业额表现,邓普顿的兴趣却不在这,他更有兴趣的是知道中国近期有的什么变化与为何。“比如,他想了解中国是否也存在和美国一样的回声代(Echo Generation,邓普顿指的是婴儿潮那一代人的孩子,在他看来,回声一代是互联网重度依靠者,也必然决定了网络将来的进步)?”

  在像个社会学家一样考虑了一些重大社会发展势头后,邓普顿将达成“简单迅速、安全和低本钱”的互联互通作为企业的将来。

  基于这个思维,思杰开始拓宽思路,不将企业的业务仅仅局限于解决“服务器到推广客户端”的应用问题,它开始考虑所有与应用有关的问题:怎么样移动办公?怎么样保证数据的安全?……并开始提供解决基于互联网和面向桌面的应用问题。

  而这所有的能力扩张,思杰选择用并购来“自我升级”。

  思杰也不例外,从2025年起的3年内,思杰花费大约6.5亿USD,先后并购了12家公司,其中最为要紧的是回收了NetScaler,后者被思杰称作是在Web应用范围“第二家思杰”,“NetScaler的顾客包含谷歌、Yahoo、MSN、Amazon、Ebay、Sin等等在内的网站,在网络方面,它非常出名。当时大家回收NetScaler时,发现它提供的技术是要达成提升网站的访问速度,同时保障网站的安全。这和大家要做的事情很像。”孙志伟说道。

  为了尽快健全商品线,邓普顿表示,2025年,思杰依旧不会放慢并购的节奏。在刚过去的中秋节,这家回收“上了瘾”的公司又宣布了一笔金额达5亿USD的并购,这一次是XenSource, Inc.,一家面向企业顾客提供虚拟机构技术的公司。